• 丽水景宁:打通水陆公交网 人民走上康庄道

    收藏 阅读全文 (0条) 纠错 向编辑提问

    [搜船网 搜船资讯]  核心提示:5月17日下午,“学史起航 寻访水运红色记忆 沿着江河海看浙江”全媒体采访团,来到丽水景宁畲族自治县,走近金钟大桥、绿草渡口,探访千峡湖水上服务党支部。据了解,多年来,景宁通过撤渡建桥、渡运公交化改革

    5月17日下午,“学史起航 寻访水运红色记忆 沿着江河海看浙江”全媒体采访团,来到丽水景宁畲族自治县,走近金钟大桥、绿草渡口,探访千峡湖水上服务党支部。据了解,多年来,景宁通过撤渡建桥、渡运公交化改革、美丽渡口建设等措施,整合渡运资源、统一管理,打通了路、桥、渡一体的水陆公交网络。通过政府买单、百姓免费乘坐的模式,解决了4万山区库区百姓出行难的问题,带领农民致富、带来乡村振兴,打造了一条真正的致富航路。

    走近绿草码头,干净整洁的环境、极具民族风情的候船亭,清晰的停航警示线,以及等候在岸边的“共产党员先锋号”渡船都让记者眼前一亮。据了解,绿草渡口,由绿草、湖边两个码头组成,辐射岭根、杨山、徐山等5村4000余人,居景宁全县渡口渡运量之首。

    景宁地处浙南山地中部,地形错综复杂,交通发展因地势地貌的格局而十分受限。历史上,景宁由于公路交通滞后,长久以来村民们的出行都以水路为主。

    丽水市公路港航与运输管理中心党委副书记刘剑标介绍,以前景宁曾有农村渡口45道,渡船都是一些小木船,渡工的收入也没有很好的保障,靠村里筹集一些粮食、生活必需品作为补助。“2014年景宁在全市率先试点推行渡运公交化改革,成立了全国首个农村渡运公交有限公司统一管理,极大的改变了村民出行难题。”刘副书记告诉记者,通过政府买单、百姓免费乘坐的模式,渡运资源完成整合,群众出行难、码头渡埠简陋等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现在渡工队伍稳定,收入也有保障,老百姓是真正的坐上了放心船。”景宁畲族自治县农村渡运公交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俊说。

    渡运公交化的改革,让村民们不用再为出行担忧。为了将渡口服务做得更好,景宁港航部门又开始朝着美丽渡口发力。“原来的渡运码头基础设施比较差,老百姓出行不方便,所以我们率先着手打造美丽渡口。”原景宁县港航管理所所长李火林介绍,景宁在深化渡改的基础上,大力实施美丽经济交通走廊建设,实施美丽渡口、美丽渡船、美丽航道、美丽航区和平安港航“组合拳”建设,于2016年创成浙江省第一个美丽渡口,让涉渡群众出行实现了“美丽渡”

    “美丽渡”也是“致富渡”。数据显示,农村渡运公交改革,美丽渡口创建使农村涉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3663元提高到21625元,城乡收入比缩至1.93:1。

    “以前我们卖自家的板栗、蔬菜,需要好多天才能出去一次,渡运公交化改革后,每天都可以出去了,现在有了金钟大桥,收货的车子更是随时能直接开到村里。”景宁县杨绿湖村党支部委员杨金龙说起渡运和建桥带来的便利时,赞不绝口。

    沿着绿草渡口走上几百米就是金钟大桥,这座大桥2020年投用,让当地村民的出行更加便利了。“以前村民盖房子,通过水路运材料,什么都贵,现在有了大桥,公路通到村里,便宜多了。”杨金龙说。杨绿湖村党支部书记富根荣也透露,现在村里正在建设开发民宿、农家乐,生意也很火爆,每到周末、节假日都是满客状态。“在家门口就能赚钱,要感谢党和政府给我们带来的好政策。”富根荣说,“村民人均收入比以前提高了好几千元。”

    记者注意到,在绿草渡口,“共产党员先锋号”渡船和“水上服务党支部”的海巡艇格外醒目。原来这是景宁港航探索以党建助推渡运工作提升服务品质的新探索。

    2018年6月25日,丽水市首个“水上服务党支部”在千峡湖绿草渡口湖边码头的船舱内成立。现在,每天都有2艘“共产党员先锋号”渡船在千峡湖水上服务,党员带头执行移风移俗、五水共治、垃圾收集分类等,还组织船员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为当地群众排忧解难,做过渡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同时,景宁港航将基层党建与水路交通深度融合,树立起了“共产党员先锋号”服务品牌,赢得了老百姓的赞誉。


    搜船APP下载

    搜船公众号

    APP扫描二维码
    文章标签: 丽水
    收藏
    +1
    +1
    最新文章
    加载中

    扫码用微信查看

    更多>

    二手船舶交易

    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