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宝船开建十年未下水陷“烂尾”疑云

收藏 阅读全文 (0条) 纠错 向编辑提问

[搜船网 搜船资讯]  核心提示:“花了一个亿,就为了做个船模吗?”看着矗立在南京长江边的仿明代郑和宝船,郑和第十九代后裔郑自海表示有些心痛。获悉,这艘船正式开工建设已近十年,目前,在已完成90%的情况下,再陷僵局。2018年1月初,负责宝船建造的郑和宝船厂方面回应称,僵在这谁都不想,但目前资金投入方面的确出...

“花了一个亿,就为了做个船模吗?”

看着矗立在南京长江边的仿明代郑和宝船,郑和第十九代后裔郑自海表示有些心痛。

获悉,这艘船正式开工建设已近十年,目前,在已完成90%的情况下,再陷僵局。

2018年1月初,负责宝船建造的郑和宝船厂方面回应称,僵在这谁都不想,但目前资金投入方面的确出了点问题。

1月底,郑和宝船厂将召开董事会,讨论后续投资和建设事宜。

为了打造这艘长70余米的木制郑和宝船,中外两方总投资已逾亿元。

起初,这艘宝船被看作瑞典“哥德堡号”的东方版本,设想建成后将远航东南亚和非洲,重走郑和航海路线。但如今,下水问题都悬而未决。

有精研郑和航海史的专家认为,南京作为郑和七下西洋的策源地和起航地,在当前倡导“一带一路”的背景下,这艘1:1仿制的宝船如果不能下水远航海外、而仅仅作为一个岸上风景呈现,实在太过可惜。

现状

郑和宝船厂位于南京城西扬子江大道边,北河水厂北侧,和江心洲隔江相望。

这里在明代属宝船厂范围,“中保”即“宝船厂中部”之意。明初时,郑和正是在这一片江滩开设宝船厂,建造大吨位宝船从龙江关入水,直抵海外各国。

郑和宝船开建十年未下水陷“烂尾”疑云

静静躺在长江岸边的仿明代郑和宝船。   袁杰 图

记者在现场看到,一艘四层楼高的大型木制船停放在厂内,船身被裹满了布料。宝船厂相关负责人介绍称,船建总体进度已完成90%,基本上就差一些内部设施了。

大船所停放的厂房被整体削去了一大半,船体大部被移至露天,任凭风吹日晒。

有知情人士表示,由于岸边一百米内属生态红线,宝船厂于2017年10月接到通知,将处在建设红线内的一大半厂房拆除,船也不得不向内平移。

宝船身后的扬子江大道上,很多来来往往的车辆,开始重新注意到这艘大船。

事实上,这是一艘快被遗忘的大船。

郑和宝船开建十年未下水陷“烂尾”疑云

因触碰长江旁边的生态红线,宝船向内平移了近百米。

据公开报道,这艘船早在2005年就在酝酿中。当年正值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为纪念这一壮举,南京市鼓楼区政府和新加坡金龙集团合资成立南京钧龙宝船置业有限公司,按1:1重建郑和宝船。其中,鼓楼区政府下属公司占四成股份,新加坡投资方占六成,双方先期共同出资1000万美元。

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也证实,钧龙宝船置业公司的股东有两个,一个是新加坡金龙集团,还有一个就是鼓楼区政府背景的南京宝船厂遗址文化管理有限公司。

在2006年的公开报道中,这艘重建的大船预计在2008年即可交付使用。

然而,这个估计显然过于乐观了。据知情人士介绍,出于一些技术标准和审批原因,仿制郑和宝船直到2009年7月才拿到开工令。

这艘大船的规格最终被定为,总长71.1米,宽14米,满载吃水4.6米。龙骨底部到主桅顶端的高度为38米,相当于十几层楼高。

全船采用传统工艺进行建造,也可为中国大型木船建造标准提供借鉴。

2012年,宝船主体基本落成,进展一切顺利。当时曾预估,2014年南京青奥会期间,宝船可下水亮相,甚至“八下西洋”。

吊诡的是,2012年船体落成仪式后至今,宝船建造长时间没有了消息。重走郑和路的梦想,究竟哪个环节出了什么问题?

阻碍

有知情人士告诉记者,资金是宝船迟迟无法建成下水的因素之一。

“1000万美元的预算花完后,双方协议又陆续追加了投资”,该知情人士称,截至目前,砸到宝船上的总投资已超1.1亿人民币,但还有部分缺口。

投资比预算要多出不少,这也让双方的追加投资行为愈发谨慎。

公开资料显示,新加坡金龙集团是注重于半导体应用的科技集团,1998年在新加坡证交所主板上市,创始人是卢纯义。

一边是上市公司,一边是地方政府。投资程序上,宝船的这两个“家长”无法任性,随着建设周期的无限拉长,宝船的资金问题也变得越发棘手。

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宝船方面曾试图吸引一些投资者入局,来共同完成这个庞大的项目,但截至目前进展并不顺利。

据其透露,为了减缓资金压力,宝船厂得到了厂房附近一块120余亩土地的使用权,并且已初步计划将这块土地开发成主题公园。

但是,由于长江生态红线的严格划定和协议条款收紧等原因,很多原先设想的商业项目无法实施,盈利前景难言乐观。

另据知情人士透露,由于这块地性质属于划拨用地,土地的附加价值局限,也是投资者招募困难的间接原因。

南京市鼓楼区一位分管此项目的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沈吉鸿回应称,不存在什么迟迟没动静,大船主体已经造好,“预计明年(2019年)汛期就可以下水了”。

不过针对具体操作和资金事宜,沈吉鸿表示,得由宝船厂方面解释。

愿景

宝船厂方面以及精通世界造船史的有关人士告诉记者,这艘仿制郑和宝船建成后,将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木制帆船。

为了打造这艘船,宝船厂邀请了福建方氏造船世家操刀,并从马来西亚运来大量木材作为原材料,质量上是冲着远航海外去的。

“这种木头,浸了水后船体会越来越紧,越来越结实,但如果露天搁置性能会逐渐降低。”据知情人士透露,这也是宝船长时间不能下水,让人感到揪心的原因之一。

在木质帆船早已“过气”的当下,会制作木船的能人巧匠也在逐渐老去、消失。因此,仿制郑和宝船的过程,也是木质帆船制作技艺的一次再现和传承。

“其实在整个制造的过程中,从木质船舶制造的技术角度,可以留下一些宝贵的资料和经验”,郑自海表示。

而在商业价值方面,宝船厂方面曾有过大量设想方案。如此雄伟的宝船,完全可以配合多个大型活动展示和观光。

 “宝船厂曾和上海世博会组委会有过洽谈,宝船建成后可以参与配合上海世博会的有关展示”,知情人士透露。但随着宝船的竣工期限一拖再拖,这项合作也就不了了之了。

此外,由于郑和在世界范围都有相当的吸引力,“仿制郑和宝船一旦开到东南亚等国家进行巡回展示,不愁没有流量”,有精研郑和航海史的专家表示。

这份底气,来自哥德堡号的成功启示。

公开资料显示,哥德堡号是大航海时代瑞典著名的远洋商船,曾在18世纪三次到访中国广州。当时,哥德堡号满载了700吨的中国物品,包括茶叶、瓷器、丝绸等返回瑞典。

1993年,瑞典新东印度公司开始筹划仿造“哥德堡号”,并于十年后正式下水。据公开报道,在到达了西班牙、巴西、南非等多个国家后,2006年7月,哥德堡号抵达广州港,受到了中国人民的热烈欢迎。

哥德堡号被评价为“和平使者”,再现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满载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

郑和宝船开建十年未下水陷“烂尾”疑云

郑和

仿明代郑和宝船的建造一直是郑自海的一大心事。

设想中,仿明代郑和宝船建成下水后,可远航东南亚甚至非洲。

他一直认为,南京,甚至中国太需要这艘仿郑和宝船了。在他的设想中,宝船建成后,沿着郑和当年七下西洋的路线再走一趟东南亚甚至非洲,实在是一件大扬国威的事情。

南京对于郑和来说意义非凡。下西洋的决策地和出发地,正是当时明朝的都城应天府(南京)。

据史料记载,郑和10岁左右入宫,在明成祖朱棣身边长大,被朱棣视作心腹。34岁时,郑和担任下西洋总兵正使,首次率领船队下西洋。

郑和船队中的大部分海船均由南京宝船厂建造,也是当时规模最大的官办造船厂之一。

目前,南京牛首山南麓有郑和墓。此外,还有位于太平南路的郑和公园等二十余处郑和遗址遗迹。

事实上,南京对于郑和这张名片的宣传和运用也是不遗余力。据公开报道,2016年3月,南京被国家文物局确定为“海上丝绸之路”联合申遗城市。

2017年12月底,南京公布了相关申遗工作方案,提出在2018年底前完成所有文物修缮和保护展示工程,包括在宝船厂遗址设立南京片区海上丝绸之路展示分中心等等。

无疑,郑和堪称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图腾。

郑自海目前担任全国郑和研究会理事、南京郑和研究会秘书长。他说,在当今倡导“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郑和的航海精神对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来说也颇具引领意义。因此,南京要想真正打好“郑和”这张名片,建设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城市,“仿制明代郑和宝船是应该引起更多重视的重大项目”。

郑自海认为,仿制郑和宝船的现实、外交意义,甚至是大于商业意义的。


搜船APP下载

搜船公众号

APP扫描二维码
文章标签: 郑和宝
收藏
+1
+1
最新文章
加载中

扫码用微信查看

更多>

二手船舶交易

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